在光学分析中,避光流动池是荧光、紫外检测的核心部件,但其微通道结构易残留样品、结晶或微生物,导致信号干扰甚至设备故障。错误的清洗方式(如强酸浸泡、机械刮擦)可能损伤光学窗口。以下是一套标准化清洗流程,助您高效恢复避光流动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步骤一:初步冲洗
使用去离子水作为初步冲洗液,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部分残留物质。将其连接到清洗系统中,让水流通过整个通道至少5分钟。这一步骤旨在清除那些容易被水流带走的大颗粒杂质和其他松散附着物。对于特别脏的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冲洗时间或增加水流速度。
步骤二:深度清洁
针对难以清除的污渍或化学物质残留,需要采用针对性更强的清洗方法。例如,如果检测过程中涉及有机溶剂,则可以使用适量的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进行循环清洗。注意,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应确保通风良好,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顽固的蛋白质或生物膜污染,可以考虑使用含有酶解成分的专业清洗剂,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进行浸泡和冲洗。
步骤三:冲洗与干燥
完成上述步骤后,必须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确保没有任何清洗剂残留。接着,可以通过氮气吹扫或者自然晾干的方式来干燥内部通道。对于某些敏感应用场合,还可以将其置于烘箱内低温烘干,但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损坏部件。
步骤四:检查与存储
检查池内外是否有残留痕迹或损伤。利用强光源透过流动池观察是否存在微小颗粒或划痕。确认无误后,将其存放在防尘盒内,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其他硬物接触以防刮伤光学窗口。
避光流动池
http://www.jk-cell.com/wanggy888-ParentList-78332/
https://www.chem17.com/st104022/list_78332.html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